菁彩重現- 第三章 消失的老行業

從 2010.05.30 至今間隔將四年的時間, 我沒有再繼續 "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這本書的摘要轉寫, 這件事一直擺在心頭, 這幾年又回去老家了幾次, 每次回去都帶著一份感情, 而且是越來越濃厚, 除了是爸爸故鄉, 也是在追尋台灣最原始古老的農村聚落, 台灣味, 就是道地的台灣味..
我想多吸收這樣的滋味, 我也想回歸這樣的感覺..
或許年歲漸步入中年, 總有反璞歸真的一絲想望....







來吧 ! 這本當初爸爸同學交到我手上的一本書, 很多有趣的資料, 我只是把其中一些資料摘要出來, 算是一種想爸爸的方式吧~



第一個先介紹: 打鐵店, 牛車店
早期的菁寮地區還有數家, 但後來因為社會演變而沒落, 最後甚至消失成為歷史名詞..
現有年青人甚至無法體會當時牛車店, 老行業的盛狀..

打鐵店
依村民描述早年在菁寮國小西側附近及德馨宮東側的像弄裡各有一家打鐵店, 後者雖然在創辦人龔松河 (1931~2004) 過世後無人繼承衣缽而結束營業, 但建物及部分大型打鐵機器仍保留..
打鐵店產品初期以 "犁" 最多, 先在店裡做好成品再到外地出售, 也接受訂製, 後來鐵牛取代真正的水牛, 農人使用 "犁" 的機會變少, 反而鋤頭需求量變大, 轉變以生產鋤頭為主, 仍續接其他農具的定製..
龔松河間持純手工, 材料及工法講究 且以現代罕見的土碳做為熱融材, 農具品質與耐用度禁得起考驗, 可惜在他過世之後無人繼承其業, 使店面閒置, 店裡的工具及產品不是送人就是被盜, 只留下大型機具, 後代有意將空間提供給社區使用..


牛車店
在德馨宮東側巷弄附近也有一家規模很大的牛車店, 專門製造, 販賣, 修理牛車, 由北門鄉人柯長篙到此創立, 大約在柯長篙三十多歲時才遷居至菁寮開設 "豐裕" 牛車店..
柯長篙兒子柯錦福說, 店面規模很大, 牛車全部是手工製作, 雇用十多位師傅各負責不同部位的製作工作, 一個月平均製作三台, 主要銷售附近十幾個庄頭..
柯錦福國小畢業就跟著父親學做牛車, 牛車的輪子可分為木輪及橡膠輪 (俗稱風輪) 二種, 當時一台木輪的新牛車售價約 4200 元, 全新塑膠輪胎約一萬元, 而採用二手橡膠輪胎的牛車則約 7000 元, 以當時物價是一筆不算小的數目, 除販售新牛車之外, 維修服務亦有..
柯錦福說早期路面顛簸不平, 所以木輪易損壞, 連接牛軛與車身的二根木桿也易因牛隻蠻力拖拉而毀損, 因此大多數是這二部份的維修, 因牛車都是採用雞瘤木等堅硬木材, 因此很牢固, 但隨著時代變遷, 新型機具日新月異, 導致式微, 後來結束營業..







註 1 : 以上內容摘自 "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台南縣政府出版 總策劃 :葉澤山 2009.11出版一刷
註 2 : 以上部分照片翻拍自 "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台南縣政府出版 總策劃 :葉澤山 2009.11出版一刷
先前所寫的 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2 則留言:

  1. 請問一下這裡可以買到二手牛車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好意思, 我並不清楚, 可能要您自己去問喔~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