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先前的緒論, 今天要摘錄的第一章.. 菁寮的古往今來
從書中來看, 這章似乎是在敘述後壁的歷史演變, 看起來菁寮的過去, 似乎非常的輝煌喔~ 一, 從第一段 "莽原" 變 "稻田".....
嘉南平原, 在漢人開墾之前, 此一區域應該是接近疏林與高原交織而成的 "莽原狀態", 有許多梅花鹿在這片廣闊平原上奔跑 .... 想想...還蠻有畫面的...
荷蘭時期引入漢人移民工, 但留台者不多, 直到鄭成功趕走荷蘭人, 在台實施 "屯田制度" 後, 才算是漢人較具規模組織的移墾, 當時墾成的土地稱為 "營盤田"..
至於後壁鄉, 以 "上茄苳" (今侯伯村, 嘉田村, 與 嘉民村), " 下茄苳 " (今嘉苳村), 和 "本協" 最早開發, 明鄭時期已形成聚落, 屬天興縣轄域, 爾後約於清朝時期 菁寮地區接著開發..
二, 聚落形成, 染織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清朝時期)
在前一篇即介紹過關於菁寮地名的由來, 菁寮因為種植染料作物 "青仔" 而形成, 當時八掌溪畔菁樹叢生, 居民聚集於此搭建草寮以染織營生..
這是菁寮的親水公園, 但是這地方即是仿造當時染織的情況
耆老口述, 菁寮地理位置適中, 曾是府城通豬玀縣城古官道上的驛站, 往來二地洽商者, 商旅, 販仔, 趕集的人, 常需打尖於菁寮, 促使地方商業活動繁榮, 使農村型態的菁寮, 初具商業發展潛能... 看起來過去也算是繁華商賈之地三, 水利興築, 造就米倉地位更確立
日治初期, 日本本土正值戰事及殖民地擴展, 糧食需求殷切, 當時為解決糧源問題, 殖民政府積極發展台灣農業, 當時影響最大的建設, 就是在嘉南平原興建水利設施.. 烏山頭水庫 與 嘉南大圳
然而明治 41 年 (1908) , 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 卻讓菁寮成為日後沒落的遠因, 按理當時, 後壁地區菁寮與上茄冬 最為最熱鬧, 且菁寮為政經與商業中心, 火車站應設置於此...
然而在經濟效益, 軍事部署 和 工程施作難易間做考量, 加上鹽水地方仕紳反對, 認為會破壞風水, 最後擇定新營線..
四, 由盛況轉為沒落
嫁妝街盛況 : 戰後地方制度改變, 出身菁寮的楊群英獲派任後壁鄉長, 當時菁寮獨領風騷, 商業種類日益增加, 有.. 打鐵店, 相館, 刻印舖, 文具店, 西藥.. 房, 等新型店舖相繼出現, 加上原有的 棉被店, 餅店, 鐘錶店, 家具店 及 布店, 使街道二旁比以往更熱鬧...
另外, 北勢街 與 南 82 線道, 道路二側店家所形成的十字街型商圈, 因傳統禮俗所需採買的物品皆可在此一次買足, 在地方博得 "嫁妝街" 的美稱
1960 年代前, 菁寮仍遠較後壁村熱鬧, 維持提供鄰近農村的商業服務機能, 然因公家行政機關陸續遷移至後壁寮, 後壁村已取代菁寮成為新的發展中心...
這次摘錄的, 都是菁寮過去的歷史, 看著因為環境變遷, 因為建設改變, 讓菁寮起起落落, 更加豐富與菁彩...
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