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週報-95/09/24

使他走當行的道

 

經文:箴言十三章24節、二十二章6                     胡忠銘牧師

以弗所書六章4

前言:

每年的九月中旬,是台灣地區各大專院校開學的日子,許多大學的新鮮人,無不懷著興奮的心情,前往所考取的學校報到。開學前,我到所兼課的大學開教學預備會議,當天正好是新生報到,學校舉辦家長說明會及宿舍開放住宿的日子,許多家長開車,陪剛考上大學的孩子來到學校報到,並辦理住宿手續,同時參加下午學校所舉辦的新生和家長說明會。

當我在校園中尋找停車位時,看到多位家長開著自用車,載來許多孩子住宿用的「家當」。仔細一瞧,有電腦、列表機、手提音響、檯燈、電風扇、床墊、棉被、盥洗用具,以及讀書和住宿所需的日常用品,所見到的,幾乎都是全新品。我還看到一位學生的爸爸肩上,扛著整箱的礦泉水和零嘴;媽媽拖著行李箱,手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袋;女兒則背著背包,手上抱著類似趴趴熊的大抱枕,跟著新生服務隊進入女生宿舍的畫面,頗為有趣。

好奇之餘,我和幾位學生家長寒暄了幾句,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都在上班,但為了孩子的住宿,只好特地請假載他們前來,順便看看學校的環境。家長們有的來自中部,也有的遠從北部開車前來。

在與家長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和我一樣,對外出求學的孩子,充滿著許多的「不放心」,所以,凡是孩子在外住宿所需要用到的東西,一樣不缺的幫他們「傳便便」,還深怕他們吃不好、穿不好、沒有電腦可用、沒有音響可聽、住得不舒服,天氣熱沒有冷氣可吹,晚上會睡不著覺。聽到這樣的心聲,讓我感受到,以前的家長,只要孩子在外「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現在的家長,則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夠天天「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兩個不同世代的家長,著實有著很大的差別。

看到現代學生豐富的物質條件,回想起自己以前外出讀書,前往學校報到時,只有一床棉被、一個枕頭、一套盥洗用具、一本聖經、一本英文字典、幾件衣服,用棉被套和福壽牌豬飼料的袋子裝著,隻身擠火車的情景,真的讓我有「生不逢時」的感覺。又看到家長開著自用車接送,不必讓孩子擠火車,同時載來一整車的日常用品和滿箱的零嘴時,真教人羨慕不已!

.溺愛的世代

200689,第977期的《商業周刊》,在台灣地區的高中和大學陸續放榜後,刊登了一篇名為<溺愛戰爭-21世紀全球父母的難題>之文章。作者一開始就下筆寫道:有一種病毒,正在全球各地肆虐,受到這個病毒侵襲的孩子,將會出現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等,七大負面的人格特徵,藉以警告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要小心,否則,將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競爭力,後果堪慮。此一病毒所引發的症狀,被稱為「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這種病毒的感染源不在別人身上,也不在其他動物身上,而是附著在父母的身上。孩子會感染病毒,主要的元兇,就是父母。

當然,會有如此「病毒」和「症狀」的問題產生,依哈佛大學兒童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的調查研究所指:二次大戰嬰兒潮後期(1955-1979)出生的父母,很容易成為溺愛的父母。這段期間出生的父母,被歸類為「溺愛世代」。會有「溺愛世代」的情形產生,丹. 金德倫 教授認為,其原因有三:

1.溺愛世代的父母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2.溺愛世代的父母孩子生得少。

3.溺愛世代的父母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基本上,丹. 金德倫 教授所提出的這三項原因,從2001-2002年,美國哈佛大學、CNN與《時代》雜誌合作進行的聯合民調,以及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研究分析之後,可以從他們所共同發表的下列六項數據,看出一些端倪。
1.80
%的人,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
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3.75
%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9
%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5.
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6.1984
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2001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15%)

.給孩子當行的道

父母親愛孩子、關心孩子是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天下父母親對於子女的共同期待。就連國家的主政者,也都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美國布希政府,就曾發出一項「不讓一個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的口號,做為他們對於教育政策的宣導。然在希望下一代比上一代更好的前提下,如何使「溺愛世代」的父母,不至於被「易開罐的愛」(指:廉價、易得、隨取隨有)之病毒所感染,乃是現代父母非常重要的課題。畢竟,如學者所言:「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

1.教導孩子敬畏上帝

    身為「溺愛世代」的父母,當您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受好的教育時,教導他們敬畏上帝,乃是首要的功課,因詩篇一百一十一篇10a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箴言一章7節亦提醒我們:「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當牧師最高興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學校開學之前,接到基督徒的學生家長,從外地打電話來,說他們的孩子在我所牧會的教會附近之學校唸書,希望我能夠就近關心孩子的信仰生活,鼓勵並督促他們前來教會做禮拜。每逢接到這樣的電話,我除了感到高興之外,也都會義不容辭的投入關心。

再者,每當有孩子要出國讀書或工作,父母親帶孩子來到教會請我禱告與祝福,並為孩子介紹學校附近的教會時,也都會讓我深受感動。當然,最感安慰的,莫過於主日禮拜時,父母親陪同孩子前來聚會,帶領他們敬拜上帝。會這樣做的父母親,乃他們明白:「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章10節)的真理,其信仰精神,值得效法。

2.教導孩子心存感恩

除了教導孩子敬畏上帝之外,教他們心存感恩,也是身為「溺愛世代」的父母所需學習的重要功課,因箴言十九23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的,得著生命;他必恆久知足,不遭禍患。」

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家庭,由於孩子生得少,加上物質豐富,父母親無不將寵愛集於孩子一身,甚至將以前物質缺乏的遺憾,補償在孩子身上,總希望能讓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享受最好的物質生活,少吃一點苦。然就是因為「溺愛世代」的父母,給了子女太多「易開罐的愛」,使得孩子很容易出現如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之後所述:「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慾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如此一來,往往會讓孩子視為從父母所得的,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導致不知感恩。

有位在語言中心教授中文的補 習班 老師,每天下課後,都會巡視教室,結果,常撿到學生下課後所遺留下來的各類文具用品。隔週上課時,他發現,前次上課遺漏文具用品的學生,已經又買新的文具了。一學期下來,老師所撿到的文具,可以說多得足以用「一簍筐」來作為形容。根據這位老師的觀察,這些小孩不在意這些文具用品的原因,乃他們認為文具用品很便宜,掉了無所謂,父母親再買就有了。讓這位中 文 老師不禁感嘆,孩子在不知感恩和珍惜的情況下,非常容易養成浪費的習慣!

3.依「特性」和「適性」來教導

要怎麼教、怎麼愛孩子,才不會陷入溺愛的泥沼,聖經當中有許多的方法。箴言十三章24節與十九章18節清楚記載:「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二十二章6節所載之經文,亦給了我們明白的訓示:「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值得注意的是,箴言二十二章6經文中的「使他走當行的道」,本意乃「按照他的路」,也就是要依據各人的「特性」和「適性」來教導,好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思考,進而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和美好的品格。換言之,就是不要過於勉強,否則,會在無法「適性」的情況下,出現反效果,應如以弗所書六章4節所示:「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而不是只一味的依照自己的意思來教導。然而在此同時,也要先讓孩子充分瞭解父母親對他們的期待,與他們溝通,指引他們一個清楚的方向和正確的價值觀,以便取得共識。

現代的父母皆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固然不錯,然我們卻往往會將自己的期待和價值觀,以及過去所無法達成的期待和夢想,加諸在孩子的身上,而力求孩子無論如何,一定得達成任務。當然,若依現時代台灣父母親普遍性的價值觀而言,能夠考上第一志願的明星高中,如建中、一中、雄中、北一女、雄女、南女,然後,考上第一志願的台大或國立大學的醫學、電機、法律、生物科技等熱門科系,畢業後,再進入研究所攻讀碩士。若能把握機會,出國讀書,拿個博士學位最好。或許,父母認為這樣子的規劃,對孩子的未來最好,但對孩子而言,卻不一定如此。

由於我的次女和舍弟的長子同年,都是在同一時間參加高中學測。一向非常關心教育的家父和家母在考試過後,曾多次透過電話詢問:「考得如何?」舍弟知道長子的成績不如預期,不敢馬上回覆,乃打電話問我,二女兒的情形如何,以便向家父與家母報告。當然,我自己也知道,二女兒並不是天資聰穎,能鶴立雞群的學生,實不敢奢望能考上明星學校。無奈之餘,兄弟倆只好在電話中互相安慰和打氣。

電話中,脾氣溫和的舍弟竟感慨的道出:我們家三兄弟在鄉下長大,當時只能在鄉下的小學和國中就讀,無法像經濟情況較好的人,能夠在下課後請家教,或到台南市補習。儘管如此,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不但相繼考上台南一中,之後又陸續考上台大和政大。大學畢業後,也都進一步念研究所,並順利考上高考和司法官,甚至出國進修取得博士學位,還曾雙雙獲選為母校的傑出校友,和台南縣的模範青年,村中的人和母校的老師無不引以為傲,常到家中放鞭炮。但不知為何,我們的下一代,卻沒有這等福份,能夠像我們以前一樣,有好的成績出現,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註:在此必須解釋,中、小學時代的我,成績簡直無法和哥哥與弟弟相比,還因此讓父母親 和 老師頭痛不已,直呼同樣是兄弟,為何成績會差那麼多!我會讀書,是在當兵回來之後,才開始慢慢培養起來的。我常自嘲,我不是笨,而是「大隻雞慢啼」,「頭腦慢開竅」的關係,才會在起跑點上輸得這麼慘!)

    聽完弟弟無奈的嘆氣之後,我建議他,不妨依照孩子的興趣和性向,選擇他所喜歡的科目。既然長子喜歡種花和打電動玩具,而又曾參加過台灣區電動玩具大賽的第一名,不如讓他就讀台中高農園藝科,或是選擇讀設有電子科的學校。舍弟與弟媳和長子商量的結果,決定依照他的興趣,報名就讀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旁,走路即可到達的一家私立學校電子科。雖該校無法與台中一中相比,但只要孩子有興趣,而且離家又近就好,實不必為有沒有考上明星高中而大傷腦筋,畢竟「行行出狀元」、「一枝草一點露」、「天生我才必有用」。若要求孩子再補習一年,非得考上明星高中不可,對孩子而言,考不考得上明星高中事小,若想不開,跑到高等法院的屋頂上跳樓,或是壓力過大,精神狀況出問題,天天站在法院門口,或是台中市區的大馬路高喊「蔣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哥哥爸爸真偉大!」豈不「了然」!

    和弟弟溝通之後,我也告訴他,我的二女兒也因不喜歡讀普通高中,只好依照她的興趣和志願,讓她就讀五年制的護理專科學校。儘管有人告訴她,讀護理很累,但她還是不為所動,決心要讀護理,我也只好成全她讀護理的心願。我想,這樣也好,若我以後年紀大了,萬一不幸中風,嘴歪眼斜,有個讀護理的女兒照顧,也不錯!

畢竟,依孩子的「特性」和「適性」來教導他們,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明白父母親的期待,讓他們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比依照自己的期待,強迫他走父親的道路還好,不是嗎?

結語:

如教育學者的奉勸所言: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廉價、易得、隨取隨有的「易開罐的愛」。當然,也不是孩子有求就必應,要視狀況而定。為避免因易開罐的愛,使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繼續發酵下去。個人還是主張,首先,要帶領孩子敬畏上帝;其次,要教導孩子心存感恩;再者,要依「特性」和「適性」來教導,使孩子走當行的道。

*會友園地*               孩子,請你跟我這樣做            蔡哲彥弟兄

 

我的兒子是位自閉症患者,當父母的我們,要比一般父母花更多心思在這個小孩身上,我們得配合他的特殊行為模式,用更多的愛心找出最適合教導這個小孩的方法。我跟我老婆一共請了近五年的育嬰假陪伴我兒子,目前他小四,過的還算不錯。還有個女兒是小二,聰明伶俐,是班上的模範生,功課不用父母擔心。有些跟孩子相處的方法我覺得頗有感觸的,在這邊寫出來給各位參考:

學琴

別人家的小孩學琴,可能是因為父母希望小孩多一點藝能多一點氣質,或是相信「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所以讓小孩去音樂班學琴。我們家的狀況是我活到30多歲,突然覺得我該去學琴,所以我開始學琴。一時間之後,他們看我學琴好像很好玩,自己主動要求要學琴。所以呢!在我們家不必逼小孩去練琴,他們會自己去練琴,若是心情不好不想練,只要我口氣和緩的說一句:「好吧!那我請鋼琴老師下星期不用來上課啦!」他馬上會乖乖去練琴。剛開始他們練習時我都會坐在他們身邊陪著他們練習,指點或是示範。後來一個星期我只聽 一兩 次,因為他們都彈的不錯了。

若是強迫小孩作連父母都不去做的事情,小孩會願意嗎?我想是很難的
。若是父母帶頭做,這樣比較會水到渠成,畢竟言教不如身教呀!耶穌不也如此,親自成為人的樣式,來世界上走一遭,體會人的痛苦苦難。不只成為人類的救贖,也成為人類的好榜樣。

課業

我兒子常常會有他自己固定的行為模式,從小我們就知道這一點,安親班特別找很了解他的幼稚園老師來帶他。 後來這 老師因為生產,沒有再擔 任安親班 老師,另位 安親班 老師雖然也很用心,不過他不太懂得我兒子的模式(安親班那樣多學生,要求老師要依循我兒子的模式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兒子變的不想去安親班,他認為那邊只有寫不完的測驗卷與評量。後來安親班就不讓他去了,課業由我們自己負責。一開始由我老婆教我兒子,但是她會不自主的越教越生氣,語調越來越高。後來我兒子的課業就變成我負責啦,這個叫做「爸爸安親班」。

自然、社會、國語比較沒有問題,就是記憶背誦罷了。數學就要用特殊方式來上啦。他的抽象推理能力不好,所以我舉例時就得用他很喜歡熟悉的東西,例如:他很喜歡昆蟲,「總共有三十蟋蟀,平分給三個人,一個人分得幾隻呀?」這樣的例子他興致就很高。因為他在學校上數學課吸收到的東西幾乎是零,我得在他上課前就幫他預習一次,那他上課時等於是複習一次
,回到家再做做題目加深印象。例題我得說明講解,後面的習題則他要自己做,對答案之後,我再講解他做錯的部分,並多出幾道類似的題目幫助他加深印象。

自然、社會一開始是我幫他劃重點,教導他背誦的方式,然後做題目,訂正。最近慢慢讓他自己學著慢慢劃重點,希望他可以學會抓重點與整理重點。英文,本來也是媽媽在教,後來發現我兒子只會唸英文,卻不會翻譯或是說英文,而我女兒的個性是要很確定的答案她才願意答,很多沒教過的單字就不會唸,弄得我老婆很不高興,常會大聲說她。其實小孩學什麼都要在愉快的環境學,而不在於早學或是晚學,這樣生氣罵人的環境,效果永遠都是負的。於是教英文的事情又落在旁邊看不下去的我的頭上啦。我拿出國中英文課本(其實把國中英文搞懂就很厲害了,我是這樣認為啦),一課一課慢慢教,每天花三十分鐘,一星期大概三、四次。就跟在公司教同事一般,慢慢的教,不太要求一定要背單字(反正才小二小四,學校還會正式教),但至少教過的單字都要會唸。這樣英翻中、中翻英、句型等等慢慢的學,讓他們開口。跟著小孩學習讓他們感覺不孤單,而主動教小孩,會讓他們更喜歡這個學科,當然態度和善是重要的。

這樣的課業輔導,成效如何呢?我兒子雖然沒有每科都90分以上,但是也還好。有一回我兒子跟我說:「爸爸,我想我應該要感謝你!」,我說:「感謝什麼呀?」「因為你幫我特訓,讓我數學進步很多呀。」這讓我聽了很窩心。我想,在信仰生活中,適時的獻上我們的感恩,上帝也會很高興的。

生活習慣 (勉強-->習慣-->人格)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由他的「習慣」所造成,而人的「習慣」是在一連串的「勉強」中所養成。父母在兒童小時候要比較「勤勞」的去「勉強」小孩養成一些足以影響他一輩子的好「習慣」。等到十幾二十次的「勉強」之後,這些「勉強」會變成「習慣」,慢慢的這些「習慣」會造成他的「人格」。若是一開始父母嫌麻煩,懶得去「勉強」小孩,或是「勉強」的次數不夠多,「習慣」就無法養成。一旦小孩上了國中,我想你再也勉強不來孩子了。況且你不勉強小孩的話,你可能因此就得自己要更「勤勞」的去多做很多本來孩子該做的事。

有話說:「有勤勞的父母就有懶惰的小孩,有懶惰的父母就有勤勞的小孩。」例如:回家要先洗手這件事。我會先說明回家先洗手的好處,之後勉強他們回家一定要先洗手,勉強個十幾二十次,他們回家自然就會去洗手,這時已經是個習慣了。很多生活常規都是如此:飯後刷牙、飯後收拾碗筷、先寫玩功課再玩、物歸原位等等都是如此養成習慣。當然要求小孩前,大人一定都要做到。

父母影響小孩的程度真的很大,我認為比學校教育還要大得多。物慾的節制、金錢的觀念、懂得尊重別人甚至於休閒活動、嗜好的培養等等,在家庭教育裡頭可以藉由言教身教影響小孩。舉例來說:若是父母的休閒是看電視,兒女的休閒就是看電視啦。若是父母的休閒活動是看書,當然兒女的休閒是看書的比例就比較大啦。為了培養我的兒女運動習慣,我每週六跟著他們一起在教會上桌球課,一方面讓小朋友習慣運動,一方面也讓自己多一點興趣。

宗教教育

聖經箴言22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雖然我當過主日學校長,我們家的宗教教育是我老婆在實施的:睡前陪小孩看聖經,互相代禱,輪流禱告。這種習慣也是要從小養成,一開始也是要勉強的做。前一陣我兒子玩扯鈴,學會了拋接的動作,我看他就跑去房間禱告,說:「感謝上帝,讓我學會了扯鈴的拋接。」呵呵真是天真可愛呀!大人有沒有這樣的感恩之心呢?週日固定去教會禮拜參加主日學也是變習慣了,有一回利用星期六日去金門玩,到了星期日早上,小孩還吵著要去上主日學呢!

從旁協助他找出解決方法

孩子偶而會有失敗或是沒把事情做好,這時候不要急著去責備他,應該引導他找出沒把事情做好的癥結,改善它而去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責備孩子讓孩子懼怕。前一陣看到一位小孩吃飯時不小心把飯碗弄翻了,這小孩的第一個反應不是把碗扶起來,而是很惶恐的趕快跟他的父母道歉,或許是父母的責罵讓他感到很大的壓力吧?

我兒子上上個星期五回家後,媽媽規定該做的五件事並沒有做完,所以被責罰。我看他壓力很大的樣子,就帶他去散步,我想了半天就問他:「是事情做不完還是忘了做?」,他說:「忘了做」。嗯!我就教他,下回我們把要做的五件事寫在紙上,然後做完一件打一個勾,他也覺得這是個好方法。上星期五早上我請他把要做的五件事寫下來,星期五下午六點我回到家,那張紙上只在「寫作業」那一行打了一個勾,其餘的四行都沒打勾。於是我催著他快快把其他四項在半小時內做完。之後我跟他一起檢討,為什麼會第一項「寫作業」花了三個小時,後四項只花了三十分鐘就做完,原來星期五的作業都是特別多。我問他:「考試時若是第一題很難,那我們該一直做第一題,還是可以先做後面簡單的題目?」他想了想,回答:「應該可以先做後面簡單的題目。」於是他又找到了解決的方法,下星期先把容易做的四件事都先做完,再來做最難的「寫作業」。

若是不協助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只責備他們,那他們未來碰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畏縮與壓力,而不是勇敢的去面對並解決問題。

若是父母都能以身作則,讓小孩從小有好的榜樣學習,並協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不管是在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學校課業、宗教教育都能夠有好的成效。希望當父母的都能好好教養自己的兒女,教導他們正確的路。這樣社會上的問題會較少一些吧。

金句:『我們所看見的所聽見的,不能不說。』
(使徒行傳四章20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